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

中国涂装网

热图推荐

中科院植物所成功制备生物脱毒制剂 高效安全应用前景广泛

[复制链接]

2023-2-21 12:29:01 859 0


            
            中科院植物所本项目研究团队合影。中科院植物所 供图
            中新网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植物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最近在真菌毒素生物脱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成功制备出一种兼具吸附和生物降解特性的固定化酶制剂,可高效安全应用于脱除污染果蔬加工制品的棒曲霉素。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是食品行业中广泛存在的污染源及诱发食品安全的重要诱因。其中,棒曲霉素是污染新鲜果蔬及其加工制品的重要真菌毒素,传统的物理和化学脱除方法存在影响产品品质和导致二次污染等弊端,而生物脱毒高效、安全、专一性强,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中科院植物所李博强研究组在前期研究中鉴定到一个具有降解棒曲霉素作用的短链脱氢酶(CgSDR),为实现该酶的产业化应用,研究人员以改性的磁性四氧化三铁颗粒为载体,通过共价连接成功制备了一种兼具吸附和生物降解特性的固定化酶制剂。该酶制剂在缓冲液体系中对棒曲霉素降解率达到100%,在苹果汁中降解率达到88%,并对果汁品质没有不良影响。
            李博强研究员指出,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和贮存期等都得到显著提升,可在30秒内实现从果汁产品中磁分离回收,重复使用7次后还保留50%以上的降解效率,大幅度降低了应用成本。进一步的细胞毒理学分析表明,该酶制剂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此次研究制备出一种高效、稳定、易回收、可重复使用、安全性高的棒曲霉素脱除酶制剂,从而为真菌毒素脱除技术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应用前景广阔。
            

            
             固定化酶制备过程及作用机制示意图。中科院植物所 供图
            据了解,这项成功研发制备出生物脱毒制剂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已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在线发表。
            研究团队透露,在此基础上,后续将进一步提升酶制剂的脱毒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并通过与果蔬加工企业合作,结合果汁等产品的生产工艺研发应用技术,争取尽快实现产业化应用。(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注册会员
:
huanglipeng_2008@126.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8

帖子15

积分84

图文推荐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